2020年五一劳动节,我国首次实行为期5天的连休政策,而2023年五一将迎来28年来的最长假期,连续休息9天,为公众提供更长的休闲时光。
五一假期,伙伴们有何打算?是选择宅家享受宁静,还是在疫情允许的情况下,计划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?
感谢您的提问!
今年的五一假期,虽然长达五天,但鉴于当前的疫情形势,尤其是国际疫情的发展,外出旅游——尤其是乘坐飞机、火车等交通工具进行长途旅行,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的风险,如果让我谈谈今年的五一旅游计划,我会明确表示,境外游、省外游(或市外游)都已被取消,若想外出散心,我也会选择自驾近郊游,以降低风险。
对于旅游业来说,疫情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,尽管许多景区采取了限流、预约等措施谨慎开放,但面对境外疫情日益严峻和国内防疫措施的加强,旅游业的前景仍然不容乐观,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新闻报道:
1、4月10日,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发布《关于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》,其中明确提出“全国性文体活动及跨省跨境旅游等暂不恢复”,这意味着,跨省、跨境跟团游自1月底暂停至今,尚未恢复——也就是说,涉及出境游的机票、酒店预订以及各国边境开放、签证发放等因素,今年出境游基本可以排除。
2、4月13日,据文旅部官方网站消息,一些旅游景区在恢复开放期间出现游客聚集拥挤现象,增加了疫情传播风险,为规范解禁后旅游景区管理,确保安全有序开放,文化和旅游部、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《关于做好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的通知》,疫情防控期间,旅游景区仅开放室外区域,室内场所暂不开放,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%,收费景区在实施临时性优惠政策前要做好评估,防止客流量超限。
那些计划前往室内景点如古迹、名刹等名胜旅游景区的游客,可能需要重新考虑出游计划,而风景名胜景区限流30%游客,面对疫情压抑已久的游客和庞大的人口基数,你是否能成为这30%的有幸者?想想非疫情时期,五一十一小长假景区的人流如织,你是否能确保自己能享受到舒心的旅行体验?在这种情况下,你还打算前往名胜风景区吗?
以下是一些其他相关新闻:
1、清明假期,黄山风景区游客爆满,引发人们对景区防疫工作的担忧。
2、清明小长假,杭州西湖收费公园接待客流量达6.22万人次。
3、4月4日,浙江绍兴的柯岩风景区和大香林·兜率天景区迎来游客热潮,游客量分别突破1.5万人次。
4、4月5日,陕西宝鸡的红河谷景区发布通告,景区入园人数已达疫情防控期间限制核载量。
五一放一天为何要调休五天?
五一劳动节法定假期原本只有5月1日一天,为了凑出一个五天的小长假,需要通过调休来实现,这样的安排既可以鼓励人们外出旅游和消费,促进经济发展,也是我们鼓励旅游业和消费市场增长的一种方式。
五一正值春季旅游的黄金季节,人们长期以来都希望有几天时间带领家人去踏青,调休五天可以满足人们的这一愿望。
五一的一天假期加上前后的四个休息日,调休操作方便,已经形成习惯,对工作时间的连续性没有影响。
五一劳动节法定三天假是从哪一年开始的?
五一劳动节法定三天假是从2008年开始的。
2007年12月14日,中国国务院第二次修订《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》,将春节的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;“五一”由7天调整为3天,减少4天;清明、端午、中秋增设为法定节假日,各放假3天,五一黄金周也因此成为历史。
自2008年起,五一黄金周变为五一3天小长假。
今年的五一假期连休5天,大家觉得这样的放假安排合理吗?
今年的五一假期连休5天,是自2008年取消五一黄金周以来,最长的五一假期之一,出乎意料的是,许多热爱放假的网友们这次却表示了不满,因为这5天连休中,只有1天是真正放假(如果再加上五四青年节,那只剩下半天了),另外4天包括了2天周末和2天调休,许多网友认为,这样的安排几乎毁了假期前后的两个周末,您觉得这样的安排如何呢?
“五一”4天假让中国网友欢呼,为何邻国日本连休10天的假期却让人不开心?
感谢您的提问。
习惯于高度紧张的上班族日本人,平时生物钟和内分泌的精密平衡被“异常”的10天假期打破,导致他们找不到分解压力的对象,从而使专项能量转化为身体中的毒素,四处蔓延,这就是常说的:“不歇着没事,一歇着这病都出来了”的现象。
习惯了长时间享受假期的人,在假期结束后,可能会因为时间过长而感到不适应,熟悉的流程和思维被打乱,产生巨大的压力,这种情况下,他们又怎能感到开心呢?